如今想要投資海外已不再是什麼難事,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上輕鬆開戶美國券商開始投資美股。
只要在上網搜索就能找到各種資訊教你怎麼開始投資,而且網絡上也有有許多好用的投資工具可以幫助你節省許多時間。
如果你沒有時間挑選股票或者懶得研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現在市面上就有一款非常適合你的金融商品——ETF !
這篇文章將告訴你 ETF 和基金的差別,你該如何買ETF,市面上有哪些ETF,而你又該怎麼做被動投資呢?
ETF是什麼?
ETF的全名為 Exchange Traded Fund,意思就是能在交易所(Exchange) 像股票一樣直接買賣(Traded) 的基金(Fund)。
這些ETF都是由投資信託基金(投信)所推出的金融產品,主要用來被動式地追踪某些指數的表現,如下:
ETF | 投信 | 追踪指數 |
SPY | SPDR | S&P 500 |
0050 | 元大投信 | 台灣股指 |
2800 | 盈富基金 | 恆生指數 |
因此,ETF也被稱作是指數型基金。
ETF和基金的差別
那被動指數型基金和一般基金又有什麼區別呢?
下面就以一個簡單的列表讓你明白ETF跟基金之間的差別吧:
ETF | 基金 | |
特定指數或期貨 | 投資標的 | 由經理自行配置 |
低 被動跟蹤指數 | 情緒影響 | 高 由經理人操控 |
高 可隨時交易 | 掌控程度 | 低 由經理人管理 |
低 根據券商佣金 | 交易成本 | 高 0.5-1.5%手續費 |
低 0.05-1 %之間 | 管理費用 | 高 介於1-3%之間 |
可在交易所買賣 | 交易管道 | 基金平台或投信 |
每單位市價 | 計價單位 | 每單位淨值 |
根據交易所時間 | 交易時間 | 根據投信營業時間 |
簡單來說,ETF最大的優勢就是比基金所收取的手續費和管理費便宜許多。
而且自由性更高,你可以隨時在交易所買賣和更換你想投資的標的類型。
那麼單純的追踪指數就能打敗專業的投資經理人嗎?
股神巴菲特就證實了這還真是有可能的。
當時他與幾所著名基金打賭只需要長期持有一檔ETF就能打敗他們,這個打賭也在10年後巴菲特2018年給股東的信中揭曉成績:
從圖表上來看,這5隻基金组合(Fund-of-funds) 總共涵蓋了200家不同的避險基金。
期間也經歷了2008年的次貸危機所造成的影響,10年下來算是一個完整的經濟週期。
在十年內S&P指數基金就取得了125.8% 或 8.5%年化回報,打敗了這5隻基金组合的成績。
所以巴菲特確信ETF是比基金更適合散戶投資者的選擇,因為不需要頻繁選股和換股,同時能省下交易手續費和基金管理費用,指數型基金也因此盛行起來。
指數型基金ETF怎麼買?
ETF雖然是基金但是並不需要你到任何的投信機構去申請,只要你有股票戶口就可以在交易所上像股票一般自由買賣。
如今美國的交易所甚至有超過2,000檔ETF選擇,許多美股券商都推出了零佣金交易ETF,而且你最少只需購買一股就可以開始投資了,非常適合小資投資者: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美股交易的資訊也可以在下方領取免費教學:
指數型基金ETF的種類?
利用ETF你就可以投資各種各樣的產業和商品,下面就舉例幾種:
追踪指數 | 美國ETF |
股市大盤 | DIA, SPY, VOO, IVV, QQQ |
債券 | AGG, BND, ILTB, IEF |
Reits不動產 | IYR, RWR, USRT, VNQ |
期貨商品 | USO, GLD, IAU, SLV |
槓桿型 | SSO, TQQQ |
反向型 | VIX, SQQQ |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槓桿和反向ETF,槓桿型ETF主要是把追踪的指數表現乘於2到3倍。
比如指數升值1%,那麼這類ETF就會升值2到3%,以此類推。
需要注意的是,持有槓桿型ETF會帶有複利的效果。
比如說指數在十天內漲了10%,3倍槓桿ETF有可能是漲了33%~35%。
但是指數後來又跌回原點的話,3倍槓桿也會跌到比原先的價格還低。
所以不建議新手使用這類槓桿ETF,如果買錯方向的話不僅會拉大虧損,而且也比較難回補虧損。
除了槓桿型ETF,現代比較受歡迎的槓桿工具就是差價合約(CFD),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反向型ETF就會有和指數相反的表現,它所追踪的指數如果升值 +1%那麼ETF就會 -1%,反之亦然。
這樣的ETF主要是提供投資賣空或對沖的機會,當你股市在短期內會下跌時也能通過反向ETF來獲利或者對沖。
除了使用反向ETF來對沖之外,選擇權也是不錯的避險的工具,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如何買ETF來被動投資?
被動投資是以不必主動選股和頻繁交易為前提的投資方式。
投資ETF就不再需要自己挑選個股,而且可以輕鬆的配合多種不同類型的ETF來保持組合收益的穩定性以避免頻繁操作的需要。
最常見的搭配就是股債配置,因為股市和債市分別是最大的兩個金融市場。
當股市表現不好時大部分的資金就會流向債市,反之亦然;所以這兩個市場的表現是成正反比的。
下面我們就使用 Portfolio Visualizer 這個工具來進行回測看看。
step 1
1. 填寫想回測的年份和金額
step 2
2. 填寫你想測試的ETF或者股票還有持股比例
這裡我們以SPY為股票ETF和TLT 為20年債券ETF來進行測試,分別為以下三種組合:
- 50% 股票 + 50% 債券
- 100% 股票
- 100% 債券
最後點選 [Analyze Portfolios] 進行測試
step 3
3. 比較各個組合的最終表現
可以看到持有股債組合(Portfolio 1)十年下來,即使你什麼都不做最糟的年份也只是虧損 3.41%,期間波動造成的虧損最高也只有7.75%,而且十年平均下來每年有10.8%的成長。
相比之下,其他兩個全股或全債組合在期間就有將近20%的跌幅,風險更大也讓人更難以承受。
所以在這樣的股債配置會讓我們更容易達成長期被動投資的目標。
此外,我們還能夠在持有期間做出以下三種調整:
定期定額投資
因為股市是長期波動的,所以你可以在每個固定時段投入一些錢來加碼來達到平均成本價的效果,同時也能讓你的回報率更加的平穩。
組合比例再平衡
每過一段時間,你的組合比例就會因為市場波動而變得和除濕比例不同了,比如說原本是50:50的股債比率變成了55:45 或者 40:60。
因此你也可以選擇每隔半年或者是一年就調整和再平衡一下你的組合比例,這樣也可以達到低買高賣的效果。
股息再投資
你投資的股票或者是ETF都有可能會帶給你股息,你也可以選擇再投入這些股息到你的組合當中讓它把雪球越滾越大。
目前Firstrade 和 TD Ameritrade就有一推出這項服務,讓你可以完全自動化股息再投資。
同樣的,你也可以在Portfolio Visualizer 進行這些調整,來達到你最想要的投資表現。
如果你還想知道其他的投資工具,也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投資ETF需要注意什麼?
費率
既然是基金那ETF也免不了有費率,也就是ETF的內部的管理費用,通常ETF的規模越大或者所追蹤的指數越複雜,那麼費率就會越高。
雖然這不是你所需要支付的額外交易費用,但是對我們來說管理費越低越好。
資產管理規模(AUM)
AUM 是 Asset Under Management 的縮寫,代表著該ETF旗下所管理的資產有多少。
規模越大就代表越多人買這個ETF,同時流動性也就越好。
如果你需要頻繁的交易ETF的話,那麼就要選擇流動性比較高的。不管是費率還是AUM,你都可以到新浪財經網使用他們的ETF篩選器來查詢:
追蹤誤差
因為ETF主要就是用來追蹤指數的指數型基金,那麼我們當然要知道他是否能準確的追蹤到我們想投資的指數。
想要查詢ETF的追蹤誤差,我們可以簡單的使用一些圖表工具來比較ETF和指數之間的走勢。
下面我就用TradingView這款免費軟件來示範:
從上圖的比較來看,我們就能明白使用 SPY 基金來追蹤S&P 500指數的表現還是相當可靠的。
並不是所有的ETF都可以完美的複製指數表現,尤其是像石油這類波動性非常高的商品就更難完美追蹤了。
和SPY相比,就能看到像USO這類的ETF就是追蹤誤差比較大的,所以我們要盡量選擇誤差比較小的ETF,才能更接近我們想要達到的表現。
如果你對TradingView 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學習更多投資技巧
不管你是使用哪家券商、工具或者策略來投資,大多數的金融商品都源自於股票,而歸根究底買股票其實就是持有一家公司的股份。
所以想要在投資上穩定獲利免不了要了解公司的本質,不管是基本面、技術面或是籌碼面都只是分析的一種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套投資法。
即使你不懂英文也沒有任何會計的背景知識都沒關係,如果你想要更快速的了解美股投資的方法也可以點擊下方獲取免費教學: